×会员登录

×会员注册

×找回密码

×找回密码

登录    |    注册    |    收藏
返回顶部
联系电话
0551-62529213
返回首页 > 正文

北九华浮槎山

发布日期: 2017-09-26  访问量:2204

浮槎山,俗称安徽“北九华”,位于巢湖市庙岗乡与肥东县交界处,为大别山余脉,山势层峦叠翠,是合肥境内的最高山峰。浮槎山,自古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。浮槎山美就美在山秀、水美、石奇、庙多、茶香、果甜、人旺、文盛。

山 秀

浮槎山为大别山余脉,大小峰峦由北向南绵延三十华里,主峰海拔418米,是合肥、巢湖两市境内的最高山峰。这里远离尘嚣,生态绝好,层峦叠嶂,怪石嶙峋,松柏青翠,云雾缭绕,清幽宜人,景色奇丽。主峰四周罗布九座山峰,似九龙腾跃,形态各异。

如果赶上雾天或雨后,登高眺望,山下云蒸雾绕,好似潮水脚下翻涌,一片汪洋,鸟在海面上飞翔,浮槎山群峰,如海中一个个木筏,若隐若现,游人真有乘浮槎之感,不知漂到远洋何处。


水 美

这里的水清澈见底,绝无污染。当你驻足梢子洼头道水库坝上远看对面的山洼时,一幅奇特的景象就会映入你的眼帘:几间农舍与背后树木葱茏的高山倒影在水库中,波光荡漾,分明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韶山故居。更美的还是这里的泉水。在主峰大山庙龙王殿前有泉水两眼漫流,北称合泉、南称巢泉,总称合巢泉。宋代庐州太守李端愿(济公高祖)常以此泉水赠欧阳修饮用,欧为此作《浮槎山水记》、《浮槎寺八纪·诗跋》、《与李端愿书》等名篇。


石 奇

浮槎山奇石和浮槎山乳泉一样著称于世,主要有莲花台、地藏王的印痕石、坐痕石、将军石、仙人台、美女头石、南天门石等30多处。石如其名,形象逼真,栩栩如生。每块奇石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。如:棋盘石,相传南斗、北斗星君遨游四海路过此地,欲对弈,无棋盘,用云帚一甩,便垒了个棋盘,楚河汉界依稀可辨。附近有一村庄就以此石为名叫盘石村。


庙 多

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,都在浮槎山建庙。相继有浮槎山寺、宝珠寺、红莲寺、甘露寺、龙会寺、尖山寺、观音庵、桃花庵等庙宇十多处。其中大山庙和龙王殿为最大,寺舍九十九间半,佛像林立,鼎盛时期有“三百尼,六百僧,跑马关山门”之说,可见当时规模之大。时称“北九华”。每逢春节、元宵节、佛诞期、三月三等,远近数百里信男善女云集山中,朝山拜佛,庙中香火极盛,山脚下行商成市。


茶 香

这里云雾缭绕,适宜种茶。只要要你走近该山,映入眼帘的是满山坡的茶树。若遇采茶季节,一位位窈窕淑女散布在茶丛之中,双手翻舞,喜采新茶,不由得目光要停留多时。这里生产的“浮山云雾”茶,以其清香扑鼻、汤色诱人、味浓耐泡、杯不生垢等特点享誉省内外。


果 甜

这里种有大面积的油桃、油柰等果木,年产十多万公斤,采摘期可长达一个月。由于浮槎山的水好、土好、空气好、无污染,水果品质好,不愁外销,都是水果批发商进山收购。油桃是桃类的一个改良品种,它个大红艳、光滑无毛、品质优良,令人垂涎。油柰营养丰富,具有清热解毒、润肺止咳、开胃消食等保健功能。这些水果无不鲜甜可口。更甜的是果农的丰收喜悦和游客的一饱眼福、口福以及参与采摘果实的心情。


人 旺

浮槎山附近人才辈出:北宋名臣包拯;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李慰农、杨士彬;当代著名作家鲁彦周和现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,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……


(当代著名作家鲁彦周)

文 盛

浮槎山之美引来了许多僧尼、墨客和游人,他们无不为之感叹和赞美,留下了许多辞赋诗文、书画楹联等传世作品。如唐代清闲的《题浮槎寺》,宋代欧阳修的《浮槎山水记》等数篇、王安石的《寄友人》、释用逊的《咏浮槎山》,明代黄道月的《登浮槎山》,清代左辅的《亦吾庐试浮槎山泉二首》、李天馥的《咏浮槎山》,当代全国著名作家鲁彦周的墨宝《美哉,浮槎山水》、全国著名女书法家周慧君的《游浮槎山古泉》、全国著名楹联家诗人方克逸的《阮郎归·浮槎行》、《浮槎山桃花源采风有感》等。


李清照在一首词中写道:“云阶月地,关锁千重。纵浮槎来,浮槎去,不相逢。”其实人生何处不相逢,相逢又何必曾相识。浮槎山正以它万千的新气象,静坐在时空,等待与你我的相逢相识。